拼音: zhuó     zhào     
注音:ㄓㄨㄛˊ,ㄓㄠˋ
部首:
总笔画:18

统一码:U+6FEF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37115

五笔86:INWY

仓颉:ESMG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8655

CSS代码:\6FEF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wash out, rinse; cleans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折 点 横 折 点 横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zhuó   ㄓㄨㄛˊ

洗:~足。 〔~~〕形容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,如“~~童山”。 祓除罪恶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zhào   ㄓㄠˋ

古通“棹”。

wash out, rinse; cleanse
ausspülen, wässern ,reinigen ,Zhuo (Eig, Fam)
laver,nu,brillant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zhuó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水,翟( dí)声。本义:洗) (2) 同本义 [wash] 濯,洒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视壶濯及豆笾。——《仪礼·特牲礼》。注:“溉也。” 王乃淳濯飨醴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洗也。” 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。——《楚辞·渔父》 可以濯罍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泂酌》 濯冠沐浴告祭酒,如此至宝存岂多?——韩愈《石鼓歌》 濯清莲而不妖。(清莲,清净的水。妖:妖艳,妖媚。)——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 (3) 又如:濯缨(洗涤帽带。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);濯磨(洗涤磨炼,以求上进);濯足(本谓洗去脚污。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,保持高洁);濯沐(洗涤) (4) 涤除罪恶 [purify] 今上位者,洒濯其心,壹以待人,轨度其信,可明征也。——《左传》 (5) 淋;浇 [sprinkle] 大雨之中,城上军士都濯得眼不能开,头不能仰。——《荡冠志》 (6) 通“擢”。拔引[pull;extract] 以濯船为黄头郎。——《汉书·鄧通传》 濯鹢牛首。——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
词性变化


  zhuó  

<形>

(1) 光明的样子 [clear] 钩膺濯濯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 (2) 又如:濯秀(明净秀丽) (3) 盛大 [grand] 王公伊濯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 颂声灵,赫而濯。——《清史稿》


常见词组





國語辭典

ㄓㄨㄛˊ

zhuó 

洗涤、清洗。 《孟子·离娄上》:「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,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」 宋·周敦颐〈爱莲说〉: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」


ㄓㄨㄛˊ

zhuó 

参见「[[濯濯]]」条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4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直角切,音濁。 《說文》𤃬也。 《詩·大雅》可以濯罍。 《傳》濯,滌也。 《儀禮·特牲饋食禮》反告濯具。 《註》濯,漑也。  又洗心亦曰洒濯。 《左傳·襄二十一年》洒濯其心。  又《爾雅·釋詁》濯,大也。 《詩·大雅》王公伊濯。  又光明也。 《詩·大雅》鉤膺濯濯。  又《博雅》濯濯,肥也。一曰娛遊也。 《詩·大雅》麀鹿濯濯。  又山無草木之貌。 《孟子》是以若彼濯濯也。  又飮也。 《禮·少儀疏》將飮之,而跪之,曰賜濯。濯,猶飮也。  又湖名。 《廣輿記》濯湖,在江西瑞州府新昌縣。  又《集韻》式灼切,音爍。水貌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直敎切,音棹。 《博雅》潲濯,滫也。一曰浣衣。  又同櫂。 《前漢·元后傳》輯濯越歌。 《註》濯,與櫂同。  又《韻補》叶㕑玉切,音逐。 《陶潛詩》洋洋平津,乃漱乃濯。邈邈遐景,載欣載矚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直角切


『清代:段玉裁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