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è     zhá     
注音:ㄧㄝˋ,ㄓㄚˊ
部首:
总笔画:13

统一码:U+7160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94894

五笔86:OANS

仓颉:FIHR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9024

CSS代码:\716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o fry in fat or oil. to scald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撇 撇 点 横 竖 竖 横 折 横 竖 撇 点



國語辭典

ㄧㄝˋ

 

火光。 清·王念孫《廣雅疏證·卷二上·釋詁》:「煠,爚也。」


ㄧㄝˋ

 

(二)​之又音。


ㄓㄚˊ

zhá 

一種烹飪方法。將食物置入熱湯或熱油中,待沸即出,稱為「煠」。 《通俗編·雜字》:「今以食物納油及湯中一沸而出曰煠。」 明·徐光啟《農政全書·卷四六·荒政·救荒本草一》:「野生薑……採嫩葉煠熟,水浸淘去苦味,油鹽調食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3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9

《廣韻》與涉切。 《集韻》弋涉切,𠀤音葉。 《玉篇》爚也。  又《廣韻》丑輒切《集韻》敕涉切,𠀤音鍤。義同。  又《廣韻》士洽切《集韻》實洽切,𠀤音𦝥。 《廣韻》湯煠。 《博雅》爚也。或作㴙。 《篇海》作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