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róng     
注音:ㄖㄨㄥˊ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7194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93868

五笔86:OPWK

仓颉:FJCR

规范编号:3158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9076

CSS代码:\7194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melt, smelt, fuse; mold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撇 撇 点 点 点 折 撇 点 撇 点 竖 折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róng   ㄖㄨㄥˊ

固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变成液体:~化。~点。~炉。~铸。~解。~岩。


melt, smelt, fuse; mold
fondr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róng

<动>
〈动〉 (熔为鎔的俗字。形声。从火,容声。本义:用高温使固体物质转变为液态) 同本义 [melt;fuse;smelt] 鎔,冶器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用讫再火令药熔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 又如:熔炼(熔化炼制;喻培养);熔造(将固体熔化后,再铸造新的器物);熔铄(熔化金属)

词性变化


  róng  

<名>

铸造器物的模子 [mould] 犹金之在鎔,惟冶者之所为。——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冶熔吹炭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



國語辭典

ㄖㄨㄥˊ

róng 

用高溫使金屬或固體物質變為液體狀態。 如:「熔解」、「熔煉」、「熔化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