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rán     
注音:ㄖㄢˊ
部首:
总笔画:16

统一码:U+71C3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93838

五笔86:OQDO

仓颉:FBKF

规范编号:51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9123

CSS代码:\71C3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burn; light fire, ignit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撇 撇 点 撇 折 点 点 横 撇 点 点 点 点 点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rán   ㄖㄢˊ

烧起火焰:自~。~料。~烧。~点。~眉之急。 引火点着:点~。~灯。


burn; light fire, ignite
brennen, verheizen ,Verbrennung (S)
brûler,allum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rán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火,然声。“然”有表意作用。本作“然”。“燃”是后起字。本义:燃烧) (2) 同本义 [burn] 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——曹植《七步诗》 (3) 又如:燃藜图(劝人勤学苦读的画);燃灰(死灰复燃);燃灼(燃烧;烧灼);燃顶(以香火烧灼头顶,表示虔诚) (4) 引火点着 [light] ……开枪者、燃炮者、……络绎相属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 (5) 又如:燃放(点燃鞭炮等使其爆炸)



國語辭典

ㄖㄢˊ

rán 

点燃、焚烧。 如:「燃灯」、「燃香」、「燃烧」、「燃眉之急」。


ㄖㄢˊ

rán 

可以燃烧的。 如:「燃料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2

《廣韻》俗然字。詳然字註。 《元經》光熙元年夏五月範陽地燃。  又《拾遺記》周武王六年,燃丘之國獻比翼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