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 折 撇 竖 横 折 横 横 点 撇 撇 点 点 撇 撇 点
同“焰”。
ㄧㄢˋ
火苗、火花。 《晋书·卷一○七·石季龙载记下》:「光燄照天,金石皆尽,火月余乃灭。」 唐·杜甫〈火〉诗:「风吹巨燄作,河櫂腾烟柱。」 同「焰 」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以冉切,音琰。 《說文》火行微燄燄也。 又《集韻》疾染切,漸上聲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以贍切,音豔。 《玉篇》火行貌。 《書·洛誥》無若火始燄燄。厥攸灼敘弗其絕。 《左傳·莊十四年》人之所忌,其氣燄以取之,妖由人興也。 《集韻》本作爓。詳後爓字註。
切部: 以冉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微當作?。雒誥曰。無若火始燄燄。廣韵曰。燄、火初著也。左傳注引書作燄燄。漢書梅福傳引書作庸庸。此篆與光爓字別。焰者、俗爓字也。
以冄切。八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