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撇 撇 点 折 横 横 横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点
ㄒㄩㄣˊ
將冷卻的熟食溫熱。 《集韻·平聲·侵韻》:「燂,火孰物。或作燖、燅。」 通「燅」。 將肉沉於湯中。 《集韻·平聲·鹽韻》:「燖,沉肉於湯也。」 宋·沈括《夢溪筆談·卷三·辯證一》:「祭禮有腥、燖、熟三獻。」 以熱水燙後去毛。 如:「揚湯燖毛」。 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注·溳水注》:「溫水出竟陵之新陽縣東澤中……其熱可以燖雞。」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徐心切,音尋。 《玉篇》本作燂。詳燂字註。 又《集韻》或作燅。 《儀禮·有司徹》乃燅尸俎。 《註》古文燅皆作尋。記或作燖。春秋傳曰:若可燖也,亦可寒也。◎按左傳哀十二年,今本作若可尋也。 又《集韻》慈鹽切《韻會》昨鹽切,𠀤音潛。 《玉篇》本作燂。 《集韻》沈肉於湯也。或作爓煔。 《儀禮·聘禮註》膚豕肉也。惟燖者有膚。 《釋文》燖,劉音尋。一本作爓,音潛。 又《廣韻》徐鹽切《集韻》徐廉切,𠀤音閻。 《廣韻》本作燅。詳燅字註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