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lí     
注音:ㄌㄧˊ
部首:
总笔画:11

统一码:U+7281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22500

五笔86:TJRH
五笔98:TJTG

仓颉:HNHQ

规范编号:50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9313

CSS代码:\7281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plow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横 竖 撇 点 竖 竖 撇 横 横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ㄌㄧˊ

耕地的农具:~杖。~铧。~头。木~。 用犁耕地:~地。~庭扫闾(喻彻底摧毁敌巢。亦称“犁庭扫穴”)。


plow
Pflug (S, Agrar)
charrue,labour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动>
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牛,利声。本义:牛耕) (2) 同本义 [till] 犂,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作犁。 犁其庭。——《汉书·匈奴传》。注:“耕也。” 犂牛之子。——《论语》。皇疏:“或音梨,谓耕犂也。” 古墓犁为田,松柏摧为薪。——《古诗十九首》 又如:犁耕(用犁耕田;耕田);犁花(犁翻的土块);犁春(春耕) (3) 摧毁,平毁 [destroy]。 如:犁穴;犁平(扫荡平定) (4) 割开,划开。通“剺” [cut]。 如:犁面(用刀割脸);犁舌(入犁舌狱割舌) (5) 通“黎”。及,等到 [till;when;by the time] 犂二十五年,吾冢上柏大矣。——《史记·晋世家》

词性变化


   

<名>

(1) 耕地的农具。我国春秋时代,就已用牛拉犁耕田 [plow;plough] 耕者忘其犁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 纵有健妇把锄犁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又如:犁锄(犁和锄);犁锄之厄(死亡的命运) (2) 姓


   

<形>

(1) 黑(在黑的意义上,黧、黎、犁实同一词) [black] 形容枯槁,面目犁黑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 犁旦。——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。索隐:“犁,黑也。天未明尚黑时也。” 又如:犁眉驹(良马名。毛黄色,眉黑。犁,通“黧”);犁黑(黧黑,暗黑色。犁,通“犂”);犁老(指老人。老人面色黧黑,故称犁,通“黧”);犁明(犁曙黎明。犂,通“黎”) (2) 通“黎”。众多之意 [many] 今商王受,力行无度,播弃犂老。——《书·泰誓中》 又如:犁元,犁民(黎民百姓。犂,通“黎”)




國語辭典

ㄌㄧˊ

 

耕翻土地所用的農具。 《廣韻·平聲·齊韻》:「犁,墾田器。」 姓。如春秋時齊國有犁彌。


ㄌㄧˊ

 

耕土、翻土。 《文選·古詩十九首·去者日以疏》:「古墓犁為田,松柏摧為薪。」 宋·蘇舜欽〈城南感懷呈永叔〉詩:「去年水後旱,田畝不及犁。」 摧毀。 《漢書·卷九四·匈奴傳下》:「固已犁其庭,掃其閭。」 《明史·卷一三五·葉兌傳》:「然後進攻平江,犁其心腹。」


ㄌㄧˊ

 

黑色的。 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「形容枯槁,面目犁黑。」 唐·李白〈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〉詩:「朝策犁眉騧,舉鞭力不堪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7

《正韻》鄰溪切。同犂。詳後犂字註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郎奚切

耕也。从牛黎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耕也。
山海經曰。后稷之孫曰叔均、是始作牛耕。郭傳。始用牛犂也。按耒部耕訓?。是?耕二字互訓。皆謂田器。今人分別。誤也。仲尼弟子列傳。冉耕、字伯牛。司馬耕、字子牛。論語。司馬牛。孔注曰。宋司馬犂也。此可證司馬牛名耕、一名犂也。葢其始人耕者謂之耕。牛耕者謂之犂。其後互名之。
从牛。黎聲。
郎奚切。十五部。俗省作犂。論語。犂牛之子。皇注。犂音貍。貍、襍文也。張參曰。犂洛西反。論語借以爲力之反。張謂借犂爲貍文也。犂貍異部而相借。如爾雅釋騋牝爲驪牝。


谜语

"犁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贪利最终要出丑 (打一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