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uàng     
注音:ㄓㄨㄤˋ
部首:
总笔画:8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2C0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3284

五笔86:NHDD
五笔98:UDY

仓颉:VMIK

HTML代码:&#29376

CSS代码:\72C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form; appearance; shape; official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竖 横 撇 横 撇 点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zhuàng   ㄓㄨㄤˋ

见“状”。


form; appearance; shape; official
Anklage (S)​,Anschuldigung (S)​,Kondition (S)​,Zustand (S)​,großartig (Adj)​,stark (Adj)
forme,état,situation,plainte


國語辭典

ㄓㄨㄤˋ

zhuàng 

形态、容貌、样子。 如:「粉状」、「奇形怪状」。 情况。 如:「现状」、「惨状」。 《三国志·卷五四·吴书·鲁肃传》: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,肃具以状语瑜。」 功绩、良好表现。 《史记·卷二·夏本纪》:「行视鲧之治水无状,乃殛鲧于羽山以死。」 《汉书·卷四八·贾谊传》:「自伤为傅无状,常哭泣。」 叙述事实的文章。现通称打官司的呈文。 如:「行状」、「诉状」。 《红楼梦·第六八回》:「著他写一张状子,只管往有司衙门中告去。」 奖励或证明用的文书。 如:「奖状」、「委任状」、「信用状」。


ㄓㄨㄤˋ

zhuàng 

陈述、描写。 如:「摹状」。 《庄子·德充符》:「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,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。」 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:「灼灼状桃花之鲜,依依尽杨柳之貌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4

《唐韻》鉏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助亮切,𠀤音𣶍。 《說文》犬形也。从犬,爿聲。  又《玉篇》形也。 《易·繫辭》知鬼神之情狀。  又《韻會》形容之也,陳也。 《莊子·德充符》自狀其過,以不當亡者衆。不狀其過,以不當存者寡。  又《史記·夏本紀》巡狩行視,鯀之治水無狀。 《註》索隱曰:言無功狀。 《戰國策》春申君問狀。  又《增韻》扎也。 《正韻》牒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盈亮切

犬形也。从犬爿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犬形也。
引伸爲形狀。如類之引伸爲同類也。
从犬。爿聲。
鉏亮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