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横 竖 横 折 横 撇 点
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,古代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:绝人以~。 戴于右拇指助拉弓弦之器。俗称“扳指”。
ㄐㄩㄝˊ
半环状的玉佩。 《楚辞·屈原·九歌·湘君》:「捐余玦兮江中,遗余佩兮醴浦。」 《史记·卷七·项羽本纪》:「范增数目项王,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,项王默然不应。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穴切《正韻》居穴切,𠀤音決。 《說文》玉佩也。 《廣韻》佩如環而有缺,逐臣待命於境,賜環則返,賜玦則絕。義取訣。 《史記·項羽紀》范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。 《前漢·五行志》佩之金。 《註》師古曰:半環曰玦。 《白虎通》君子能決斷則佩玦。玦,環之不周也。 又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。 《禮·內則》右佩玦。 《詩·衞風·童子佩韘傳》韘,玦也。 《疏》玦,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。 《釋文》玦,本又作決。 《小雅》決拾旣佽。 又《詩話》紫玉玦茶也,烏玉玦墨也。 《蘇軾·謝惠茶詩》空煩赤泥印,遠致紫玉玦。 《孫莘老寄墨詩》近者唐夫子,遠致烏玉玦。 《集韻》或作璚。
切部: 古穴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九歌注曰。玦、玉佩也。先王所以命臣之瑞。故與環卽還、與玦卽去也。白虎通曰。君子能決斷則佩玦。韋昭曰。玦如環而缺。
古穴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