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ǔ     jù     
注音:ㄗㄨˇ,ㄐㄩˋ
部首:
总笔画:10

统一码:U+73C7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17112

五笔86:GEGG

仓颉:MGBM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金

HTML代码:&#29639

CSS代码:\73C7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横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横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0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5

《唐韻》則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總古切《正韻》總五切,𠀤音祖。 《說文》琮玉之瑑。 《廣韻》珪上起也。 《增韻》珪琮之瑑凸起也。  又或作駔。 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駔琮五寸,宗后以爲權。駔琮七寸,鼻寸有半寸,天子以爲權。  又《揚子·方言》好也,美也。  又《集韻》在呂切,音咀。玉文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則古切

琮玉之瑑。从玉且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琮玉之瑑。
玉人。駔琮五寸。宗后以爲權。駔琮七寸。天子以爲權。注。駔讀爲組。以組繫之。因名焉。許作珇。葢杜子春讀故書之駔爲珇。鄭所不從。不載其說者也。記又云。瑑琮八寸。則駔琮非謂瑑明矣。似讀駔爲珇、訓琮玉之瑑、失之。方言曰。珇、好也。美也。許意謂兆瑑之美曰珇。
从王。且聲。
則古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