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hǔ     
注音:ㄏㄨˇ
部首:
总笔画:13

统一码:U+7425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11117

五笔86:GHAM
五笔98:GHWN

仓颉:MGYPU

规范编号:53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9733

CSS代码:\7425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jewel in shape of tiger; amb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横 竖 横 竖 横 折 撇 横 折 撇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ㄏㄨˇ

〔~珀〕黄褐色透明体,是古代松柏树脂落入地下所成的化石,可做香料及装饰品,亦可入药。亦作“虎魄”。 雕刻成虎形的玉器。


jewel in shape of tiger; amber
Bernstein (S, Geol)
ambr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名>
(1) 虎符 [tiger sign] 琥,发兵瑞玉。——《说文》 (2) 瑞玉,古代的一种形似老虎的礼器 [tiger jade]



國語辭典

ㄏㄨˇ

 

古代发兵所用的玉制信物。 《说文解字·玉部》:「琥,发兵瑞玉。」 古代祭神用的虎形玉器。 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「以玉作六器,以礼天地四方……以白琥礼西方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3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呼古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火五切,𠀤音虎。 《說文》發兵瑞玉,爲虎文。 《長箋》漢銅虎符,全體中分,作漢篆,又古玉虎符,扁體不全,形不㪉體,亦無字,故曰龍文。與瓏同義。當卽虎字加玉,轉註以別于銅符也。  又玉器。 《左傳·昭三十二年》賜子家子雙琥。 《註》琥,玉器。 《禮·禮器》琥,璜爵。 《周禮·春官》以白琥禮西方。 《註》爲虎形,虎猛,象秋嚴。  又《韻會》琥珀,松脂入地所化。 《易·乾卦則各從其類也疏》異類相感者,若琥珀拾芥,皆冥理自然,不知其所以然也。 《前漢·西域傳》作虎魄。詳前珀字註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呼古切

發兵瑞玉,爲虎文。从玉从虎,虎亦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賜子家雙琥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發兵瑞玉。
周禮。牙璋以起軍旅。以治兵守。不以琥也。漢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。銅虎符從第一至第五。國家當發兵。遣使者至郡國合符。符合乃聽受之。葢以代牙璋也。許所云未聞。
爲虎文。
瑑虎爲文也。鄭注周禮。琥猛象秋嚴。
从王。虎聲。
呼古切。五部。
春秋傳曰。賜子家子雙琥是。
昭公卅二年左傳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