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í     
注音:ㄑㄧˊ
部首:
总笔画:16

统一码:U+7482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14114

五笔86:GADF
五笔98:GDWF

仓颉:MGTCG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9826

CSS代码:\7482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jade ornamen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横 竖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 横 竖 横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11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之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𠀤音其。 《周禮·夏官·弁師》王之皮弁,會五采玉璂。 《註》鄭康成曰:讀如綦。綦,結也。皮弁之縫中,每貫結五采玉十二以爲飾。詩曰會弁如星是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渠之切

弁飾,往往冒玉也。从玉綦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弁飾也。往往冒玉也。
上也字依詩音義補。弁師曰。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琪。鄭司農云。故書會作䯤。䯤讀如馬會之會。謂以五采束髮也。琪讀如綦車轂之綦。按許謂以玉飾弁曰琪。與司農說同。後鄭則易琪爲綦。綦、結也。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以爲飾、謂之綦。葢後鄭謂經琪字乃玉名。故易爲綦字。曹風。其弁伊騏。箋亦云騏當作綦。自用其周禮說也。許同先鄭說。往往、歴歴也。鄭云皪皪而處是也。
从王。綦聲。
渠之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