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píng     
注音:ㄆㄧㄥˊ
部首:
总笔画:11

统一码:U+74F6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81417

五笔86:UAGN
五笔98:UAGY

仓颉:TTMVN

规范编号:50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9942

CSS代码:\74F6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jug, pitcher, vase, jar, bottl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撇 横 横 撇 竖 横 折 折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píng   ㄆㄧㄥˊ

口小腹大的器皿,多为瓷或玻璃做成,通常用来盛液体:~子。酒~。花~。 量词,用于瓶装的东西:两~啤酒。


jug, pitcher, vase, jar, bottl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píng

<名>
〈名〉 (1) (形声。从瓦,并声。《说文》本从缶。缶( fǒu),瓦器,即陶制器皿。本义:汲水器) (2)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,用以汲水,也用以盛酒食 [jar] 瓶,瓮也。(瓮,汲瓶也)。——《说文》 缶其小者谓之瓶。——《方言》五 羸其瓶。——《易·井》 新盆槃瓶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 (3) 泛指腹大颈长的容器 [bottle;flask;vase] 盛于盆,尊于瓶。——《礼记·礼器》 吾一瓶一缽足矣。——清· 彭端叔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 (4) 又如:花瓶(插花用的瓶子);瓷瓶;暖瓶;两瓶牛奶;喝了一瓶酒;瓶彝(祭器);瓶落水(“不”的隐语。瓶子掉进水里,水往瓶里灌,挤出空气,发出不、不、不的声音,故称) (5) 量词。如:一瓶醋;两瓶墨水



國語辭典

ㄆㄧㄥˊ

píng 

古代指比缶小的取水或装食物的容器。 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「瓶之罄矣,惟罍之耻。」 唐·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突出刀枪鸣。」 泛指颈长、腹大的容器。可装水、酒或其他液体。一般为瓷或玻璃制品。 如:「花瓶」、「酒瓶」。 宋·许棐〈泥孩儿〉诗:「双罩红纱厨,娇立瓶花底。」 量词。计算瓶装物的单位。 如:「一瓶绍兴酒」、「两瓶啤酒」。 姓。如汉代有瓶丘聚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6

《正字通》俗甁字。



谜语

"瓶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瓦片层层并一起 (打一汉字)

  2. 【解释】 瓦片层层并一起=瓦+并=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