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 折 横 竖 横 点 撇 横 横 竖
<动>
(1) 通“叛”。背叛;叛变 [betray] 畔主背亲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(2) 又如:畔亡(叛亡);畔心(谋叛的念头);畔臣(背叛君国的臣子);畔弑(叛国弑君);畔乱(武装叛变);畔虑(背叛的谋划);畔离(背叛) (3) 通“叛”。违背;背离 [deviate from] 沈乱于酒,畔官离次。——《书·胤征》 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其为人也,上忘而下畔。——《庄子·徐无鬼》 (4) 又如:畔约(背约);畔道(背离原则,正道);畔废(不遵守贡物之制);畔援(违离,改易) (5) 离,离开 [leave] 拘于习俗,而无敢畔其范围而已。——严复《原强》 (6) 躲避 [hide] 连忙溜开畔入芦课荡里数只数。——《中国歌谣资料》
ㄆㄢˋ
田界。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「行无越思,如农之有畔。」 边侧、旁侧。 如:「湖畔」、「枕畔」、「桥畔」。 《文选·古诗十九首·青青河畔草》:「青青河畔草,郁郁园中柳。」
ㄆㄢˋ
违背、背叛。 《论语·雍也》:「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。」 《汉书·卷一·高帝纪上》:「及闻汉王并关中,而齐、梁畔之,羽大怒。」 同「叛 」。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薄半切,音叛。 《說文》田界也。 《左傳·襄二十五年》行無越思,如農之有畔。 《史記·周本紀》耕者皆讓畔。 又《博雅》畔,離也。 《書·胤征》畔官離次。 又倍也。 《禮·王制》革制度衣服者爲畔,畔者君討。 《前漢·高帝紀》漢王幷關中而齊梁畔之。 又《詩·大雅》無然畔援。 《箋》畔援,猶跋扈也。 《釋文》韓詩云:畔援,武强也。 又《韻補》叶皮變切,音卞。 《杜篤·論都賦》昔在彊秦,爰初開畔。霸自岐雍,國富人衍。衍,音宴。 又《轉注古音》畔,讀作盤。 《漢𥓓》引易屯卦畔桓居貞。
切部: 薄半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田界者、田之竟處也。左傳。子產曰。行無越思。如農之有畔、其過鮮矣。一夫百畞、則畔爲百畞之界也。引申爲凡界之偁。或叚泮爲之。氓詩曰。隰則有泮。傳曰。泮、坡也。坡卽陂。箋云。泮讀爲畔。畔、涯也。經典多借爲叛字。論語。佛?以中牟畔。大雅。無然畔援。傳曰。無是畔道。無是援取。
薄半切。十四部。
"畔" 为谜底的谜语
三横又三竖,半字旁边住 (打一字)
日日相系终为半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