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uǎn     
注音:ㄊㄨㄢˇ
部首:
总笔画:17

统一码:U+7583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0015

五笔86:LUJF

仓颉:WYTG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30083

CSS代码:\7583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hamlet; area outside cit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竖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tuǎn   ㄊㄨㄢˇ

禽兽践踏的地方, 村庄,屯(多用于地名):白家~(在中国北京市)。


hamlet; area outside city
Weiler, kl. Dorf (S)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tuǎn

<名>
(1) 禽兽践踏的地方 [track] 盘桓疃畔峦端路,见一个绕倒忉骚老夫。——《雍熙乐府》 (2) 村庄;屯 [village] 自出城,即黄茅弥望,每十余里,有村疃数家而已。——宋· 陆游《入蜀记》 (3) 常用作地名。如:山东有柳疃,河北有贾家疃



國語辭典

ㄊㄨㄢˇ

tuǎn 

禽獸踐踏的地方。 《說文解字·田部》:「疃,禽獸所踐處也。」 宋·黃庭堅〈觀祕閣蘇子美題壁詩〉:「姑蘇麋鹿疃,風月在書堂。」 村莊、屯。多用於地名。如大陸地區河北省的賈家疃。 元·孟漢卿《魔合羅·第四折》:「怎把走村串疃貨郎兒,屈勘做了圖財致命殺人賊!」 《水滸傳·第六三回》:「在庾家疃一字兒擺成陣勢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7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12

《唐韻》土短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土緩切,𠀤湍上聲。 《說文》禽獸所踐處。引《詩·豳風》:町疃鹿場。○按《詩》今本作畽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土短切

禽獸所踐處也。《詩》曰:“町疃鹿場。”从田童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禽獸所踐處也。
踐者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