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bǐ     
注音:ㄅㄧˇ
部首:
总笔画:7

统一码:U+7595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112

五笔86:UXV

仓颉:KP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30101

CSS代码:\7595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head sore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横 撇 点 横 撇 折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7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2

《唐韻》卑履切《集韻》補履切《正韻》補委切,𠀤音匕。 《說文》頭瘍也。 《集韻》一曰頭痛也。 《周禮·天官·醫師》凡邦之有疾病者,疕瘍者造焉。 《註》疕,頭瘍。亦謂禿也。  又《博雅》疕,痂也。 《字彙補》瘡上甲。  又人名。 《前漢·功臣表》煇渠愼侯應疕。  又《廣韻》匹鄙切《集韻》普鄙切,𠀤音噽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普弭切,音庀。  又《集韻》篇夷切,音批。義𠀤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七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卑履切

頭瘍也。从疒匕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頭瘍也。
周禮醫師。凡邦之有疾病疕瘍者造焉。則使醫分而治之。注云。庀、頭瘍。亦謂秃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