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横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撇 点
ㄓˇ
参见「疻痏 」条。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諸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掌氏切,𠀤音紙。 《說文》毆傷也。 《前漢·薛宣傳》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,與痏人之罪均,惡不直也。 《注》應劭曰:以杖手擊人,剝其皮膚腫,起靑黑而無創瘢者,律謂疻痏。 又《廣韻》旨夷切《集韻》蒸夷切,𠀤音脂。 又《集韻》商支切,音施。 又章移切,音支。 又《類篇》敞尒切,音侈。義𠀤同。
切部: 諸氏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逗。
疻痏二字各本無。依全書通例補。漢書薛宣傳。廷尉引傳曰。遇人不以義而見疻者、與痏人之罪鈞。惡不直也。應劭曰。以杖手毆擊人。剝其皮膚。起靑黑而無創瘢者。律謂疻痏。按此、應注譌脫。急就篇顔注云。毆人皮膚腫起曰疻。毆傷曰痏。葢應注律謂疻下奪去六字。當作其有創瘢者謂痏。文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