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ē     
注音:ㄎㄜ
部首:
总笔画:13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5FE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121

五笔86:UBSK

仓颉:KNLR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30206

CSS代码:\75F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chronic illness; dysenter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横 撇 点 横 折 竖 横 竖 折 横 竖



國語辭典

ē 

疾病。 如:「沉疴」。 《文选·潘岳·闲居赋》:「常膳载加,旧疴有痊。」 《文选·谢灵运·登池上楼诗》:「徇禄反穷海,卧疴对空林。」 仇隙、旧仇。 《后汉书·卷七四下·袁绍传》:「愿捐弃百疴,追摄旧义,复为母子昆弟如初。」


ㄎㄜ

​kē 

(一)​之又音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3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8

《廣韻》烏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何切,𠀤音阿。 《玉篇》同疴,病也。 《前漢·五行志》及人謂之痾。痾,病貌。言𡩻深也。 《後漢·五行志》貌之不恭,是謂不肅。時則有下體生上之痾。 《潘岳·閑居賦》常膳載加,舊痾有痊。  又《集韻》阿个切,音椏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