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liú     
注音:ㄌㄧㄡˊ
部首:
总笔画:15

统一码:U+7624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162

五笔86:UQYL

仓颉:KHHW

规范编号:51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30244

CSS代码:\7624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umor, lump, goit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横 撇 点 横 撇 折 点 折 撇 竖 折 横 竖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liú   ㄌㄧㄡˊ

身体组织增殖生成的赘生物,多由刺激或微生物寄生而起:~子。肉~。肿~。根~。~胃(反刍动物的胃的一部分)。


tumor, lump, goiter
Geschwulst, Tumor (S)​,Wucherung (S)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liú

<名>
〈名〉 (1) 瘤子,身体组织增生形成的赘生物,多由刺激或微生物寄生而起。分癌瘤、肉瘤、淋巴瘤、血管瘤、脂瘤和骨瘤等 [tumor] 瘤,肿也。从疒,留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肉凸曰瘤。——《通俗文》 瘤,息肉也。——《声类》 瘤,小肿也。——《三苍》 又如:瘤牛;瘤赘(体表或筋骨间增生的肉疙瘩) (2) 树木干、根外皮隆起的块状物 [verruca]。 如:瘤瘿(树木外皮隆起的块状物)



國語辭典

ㄌㄧㄡˊ

liú 

皮膚表面或筋骨之間的贅生物。 如:「肉瘤」、「腫瘤」。 《晉書·卷五九·趙王倫傳》:「倫目上有瘤,時以為妖焉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5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10

《正字通》俗癅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