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横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撇 横
ㄌㄡˋ
一种脖子肿大的症状。 《说文解字·疒部》:「瘘,颈肿也。」 唐·柳宗元〈捕蛇者说〉:「可 以已大风、挛踠、瘘、疠,去死肌,杀三虫。」 常流脓水、不能收口的脓疡。 如:「肛瘘」、「痔瘘」。
ㄌㄡˋ
膨胀、肿胀。 《淮南子·说山》:「貍头愈鼠,鸡头已瘘。」
ㄌㄩˊ
参见「[[痀瘘]]」条。
《唐韻》力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郎豆切,𠀤音屚。 《說文》腫也。一曰久創。 《玉篇》瘡也。 《山海經》半石之山,合水出于其隂,多鰧魚,食者不癰,可以爲瘻。 《註》瘻,癰屬也。中多有蟲。 《柳宗元·捕蛇者說》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。 又《集韻》力救切,音溜。 又龍遇切,音屢。義𠀤同。 又《廣韻》力朱切《集韻》龍珠切,𠀤音慺。痀瘻,曲脊。 《字彙》亦作瘺。
切部: 力豆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淮南說山訓。雞頭巳瘻。高注。瘻、頸腫疾也。雞頭、水中芡也。鍇本作頭腫。葢淺人恐與頸癅不別而改之。腫、癰也。頸腫卽釋名之癰㗋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