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ào     
注音:ㄉㄠˋ
部首:
总笔画:12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6DC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37102

五笔86:IQWL

仓颉:EOBT

HTML代码:&#30428

CSS代码:\76DC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rob, steal; thief, bandi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撇 折 撇 点 竖 折 竖 竖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dào   ㄉㄠˋ

偷竊,用不正當的手段營私或謀取:~竊。~賊。~伐。~掘。~運。~賣。~用。~名欺世(亦稱“欺世盜名”)。 偷竊或搶劫財物的人:海~。強~。竊國大~。


rob, steal; thief, bandit
voleur,bandit,voler,dérober


國語辭典

ㄉㄠˋ

dào 

窃取或抢夺财物的人。 如:「强盗」、「海盗」。 《礼记·礼运》:「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。」 《论语·阳货》:「色厉而内荏,譬诸小人,其犹穿窬之盗也与。」


ㄉㄠˋ

dào 

偷取、窃取。亦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。 如:「掩耳盗铃」。 《荀子·不苟》:「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,险莫大焉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7

《唐韻》徒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大到切《正韻》杜到切,𠀤音導。 《說文》私利物也。 《易·說卦》坎爲盜。 《疏》取水行潛,竊如盜賊也。 《左傳·文十八年》竊賄爲盜,盜器爲姦。 《周禮·秋官》司隸帥其民而搏盜賊。 《詩·小雅》君子信盜,亂是用暴。 《傳》盜,逃也。 《風俗通》言其晝伏夜奔,逃避人也。  又《正字通》凡隂私自利者皆謂之盜。 《穀梁傳·哀四年》春秋有三盜,微殺大夫,謂之盜。非所取而取之,謂之盜。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,謂之盜。  又泉名。 《後漢·郡國志》徐州有盜泉。 《說苑》水名盜泉,孔子不飲,醜其名也。  又星名。 《宋史·天文志》客星東南,曰盜星。主大盜。  又千里馬名。 《穆天子傳》右服盜驪。 《爾雅·釋畜疏》駿馬小頸,名曰盜驪。  又草名。 《爾雅·釋草疏》蕧一名盜庚。 《六書正譌》㳄卽涎字,欲也,欲皿爲盜,會意。从㳄。俗从次,誤。 《字彙補》古盜字。註詳皿部七畫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八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徒到切

私利物也。从㳄,㳄欲皿者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厶利物也。
周公曰。竊賄爲盜。盜器爲姦。米部曰。盜自中出曰竊。
从㳄皿。
會意。
㳄、欲也。欲皿爲盜。
依韵會本。說从㳄之意。徒到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