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 折 横 横 撇 折 横 横 竖 折 竖 竖 横
旧时指宣誓缔约,现指阶级的联合,国与国的联合:~军。~友。同~国。~约。山~海誓。 指结拜弟兄:~兄。~弟。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。 发(誓):~誓。
<名>
(1) 盟约;誓辞[alliance] 与结盟好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赤壁之战》 要盟也,神不听。——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 (2) 又如:盟友;盟好(同盟友好) (3)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,下辖旗、县、市 [Meng league]。如: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、呼伦贝尔盟及吉林省哲里木盟等
ㄇㄥˊ
立约起誓。 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「诸侯将以甲戌盟,寡君知不得事君矣,请君无勤。」 《史记·卷六五·孙子吴起传》:「与其母诀,啮臂而盟曰:『起不为卿相,不复入卫。』」
ㄇㄥˊ
誓约。 如:「海誓山盟」。 宋·陆游〈钗头凤·红酥手〉词:「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。莫!莫!莫!」 文体名。古代的约誓之词。 清·徐师曾〈文体明辨序说·盟〉:「按《礼记》:『莅物曰 盟。』刘勰云:『盟者,明也,祝告于神明者也。』亦称曰誓,谓约信之词也。」 蒙古、青海等地合数个部落或旗而成的行政区域。 如:「昭乌达盟」。
ㄇㄥˊ
有信约关系的。 如:「同盟国」、「盟军」。
ㄇㄥˋ
参见「盟津 」条。
《唐韻》武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眉兵切,𠀤音明。 《釋名》明也。告其事於神明也。 《類篇》誓約也。 又信也。 《書·呂𠛬》罔中于信,以覆詛盟。 《周禮·春官·盟祝》註:盟詛主於要誓。大事曰盟,小事曰詛。 《疏》盟者,盟將來。詛者,詛往過。 《春秋·正義》凡盟禮,殺牲歃血,告誓神明,若有背違,欲令神加殃咎,使如此牲也。 《禮·曲禮》涖牲曰盟。 《疏》割牲左耳,盛以珠盤。 又取血,盛以玉敦,用血爲盟書。書成,乃歃血讀書。 又盟府,司盟之官也。 《左傳·僖五年》藏於盟府。 又《集韻》武永切,明上聲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眉病切,明去聲。 《莊子·齊物論》其留如詛盟。郭象讀。 又《字彙補》謨耕切,音萌。義同䀅。徐邈讀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莫更切。與孟通。地名。 《左傳·隱十一年註》盟,今盟津。河內邑名。 《史記·周本紀》武王東觀兵於盟津。 《書·禹貢》作孟津。 又澤名。 《前漢·地理志》道荷澤,被盟豬。 《註》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。 《書·禹貢》作孟豬。 又叶莫郞切,音茫。 《詩·小雅》君子屢盟,亂是用長。 《史記·序傳》殺鮮放度,周公爲盟。大任十子,周以宗疆。 又叶莫浪切,茫去聲。 《黃庭經》十讀四拜朝太上,先謁太帝後北向。黃庭內經玉書暢,授者曰師受者盟。 《說文》本作𧖸,从血。篆作𥂗。 《字彙》俗通从皿,故附皿部。
切部: 武兵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"盟" 为谜底的谜语
景泰蓝 (打一字)
宣德瓷器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宣德”是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年号,“瓷器”即“皿”;“明”朝的器“皿”。
打开窗户见月明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皿象形打开窗户,然后跟明字组起盟字。
杜鹃啼血落斜阳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