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横 折 竖 折 横 横 横
<动>
(1) 使失明 [blind] 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,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。—— 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 (2) 喻不能辨识事物或事理 [cannot be recognized]。如:当今盲于心者皆是 (3) 通“望”。看望 [visit;see] 豕盲眡而交睫腥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·内饔》
<名>
(1) 文盲,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 [analphabet]。如:扫盲 (2) 指盲人 [blind person] 观读之音,晓然若盲之开目。——《论衡·自纪》 (3) 又如:盲公镜(盲人所戴的一种眼镜);盲臣(古代乐官的自称。因常以盲人充任,故称);盲圣(指双目失明的唐代圣僧鉴真和尚);盲瞽(盲人)
ㄇㄤˊ
眼睛看不见的。 如:「盲人」、「盲胞」。 《汉书·卷六○·杜周传》:「钦字子夏,少好经书,家富而目偏盲。」 比喻不明事理。 汉·王充《论衡·谢短》:「夫知今不知古,谓之盲瞽。」
ㄇㄤˊ
眼睛看不见东西的人。 如:「问道于盲」。 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「观读之者,晓然若盲之开目,聆然若聋之通耳。」 俗称为「瞎子」。 缺少某方面知识的人。 如:「文盲」、「电脑盲」。 专指文盲。 如:「脱盲教育」。
ㄇㄤˊ
看不见。 《老子·第一二章》: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。」
ㄇㄤˊ
胡乱、未经考虑的。 如:「盲从」、「盲动」。
《唐韻》武庚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眉庚切《韻會》眉㼱切,𠀤音蝱。 《說文》目無牟子。 《釋名》盲,茫也,茫茫無所見也。 《淮南子·泰族訓》盲者,目形存,而無能見也。 又盲風,疾風也。 《禮·月令》仲秋盲風至。 又《正韻》巫放切。與望同。 《周禮·天官內饔》豕盲眂而交睫腥。 《註》盲,當爲望。 《禮·內則》作望視。 又叶謨郞切,莽平聲。 《荀况佹詩》天地易位,四時易鄉。列星隕墜,旦暮晦盲。 又叶謨蓬切,音蒙。 《老子·道德經》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。 《越絕書》內視者盲,反聽者聾。 《集韻》或作瞢朚𤷐。
切部: 武庚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牟俗作眸。趙注孟子曰。眸子、目瞳子也。釋名曰。眸、冒也。相裹冒也。毛傳曰。無眸子曰?。鄭司農、韋昭皆云。有目無眸子謂之?。許云目無牟子謂之?。說與毛、鄭異。無牟子者、白黑不分是也。今俗謂靑?。
武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"盲" 为谜底的谜语
看上去无心帮忙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看”字的上半部分去掉后,余下“目”;“无心帮忙”扣“亡”;合成“盲”字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