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ān     
注音:ㄉㄢ
部首:
总笔画:9

统一码:U+7708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4012

五笔86:HPQN

仓颉:BULBU

规范编号:52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30472

CSS代码:\770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gloat, stare at; to delay, to loiter, to hind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横 横 点 折 撇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dān   ㄉㄢˉ

注视:虎视~~(凶狠贪婪地看着)。 古同“耽”,沉溺。


gloat, stare at; to delay, to loiter, to hinder
observer attentivement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dān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目,冘( yín)声。本义:眈眈。注视的样子) (2) 虎视;雄视 [glare] 眈,视近而志远也。从目,冘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虎视眈眈。——《易·颐》。马注:“虎不眎貌。” 眈眈,视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眈眈,威视之貌。——《汉书·叙传》注。按,训下视者,紞为组下垂,耽为耳下垂,故眈为目下视也。 眈,虎视也。——《集韵》 (3) 爱好;迷恋 [be keen on;indulge in]。如:眈悦(酷爱;喜爱)



國語辭典

ㄉㄢ

dān 

眈眈:注视、逼视的样子。 如:「虎视眈眈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9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4

《唐韻》丁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含切,𠀤音酖。 《說文》視近而志遠。 《易·頤卦》虎視眈眈。 《釋文》虎下視貌。  又樂也。 《書·無逸》惟眈樂之從。 《傳》過樂之謂眈。 《中庸》和樂且眈。 《詩·小雅》作湛。 《爾雅·釋詁》作妉。 《說文》作媅,音義𠀤同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都感切,酖上聲。亦虎視也。  又《廣韻》徒含切《集韻》徒南切,𠀤音潭。義同。  又《集韻》徒感切,潭上聲。徐視也。與𧡪同。  又《集韻》丑甚切,音踸。出頭視也。通作闖。  又叶持林切,音沈。 《詩·衞風》于嗟女兮,無與士眈。叶上葚。葚,平聲。 《張翰·雜詩》靑條若總翠,黃葉如散金。嘉卉亮有觀,顧此難久眈。 《正字通》眈與耽別。耳𠂹之耽从耳,眈樂之眈从目。易,書,詩本作眈,譌作耽。正韻:耽,一作眈,非。俗作躭,尤非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四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丁含切

視近而志遠。从目冘聲。《易》曰:“虎視眈眈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視近而志遠。
謂其意㴱沈也。馬云。虎下視皃。
从目。冘聲。
丁含切。八部。
易曰。虎視眈眈。
頤六四爻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