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nì     
注音:ㄋㄧˋ
部首:
总笔画:13

统一码:U+7768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7012

五笔86:HVQN
五笔98:HEQN

仓颉:BUHXU

规范编号:53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30568

CSS代码:\776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look askance at, glare at; squin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横 横 撇 竖 横 折 横 横 撇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ㄋㄧˋ

斜着眼睛看:~视。睥~。 偏斜:“日方中方~”。


look askance at, glare at; squint
regard obliqu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目,兒( ní)声。本义:斜视) (2) 同本义 [look askance] 睨,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余与褐之父睨之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 睨而视之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 虽羿逢蒙不能眄睨也。——《庄子·山水》 相如持其璧睨柱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卖油翁释担而立,睨之,久而不去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 (3) 又如:睨注(斜着眼睛注视);睨笑(斜视而笑);睨视(斜视,旁视;傲视) (4) 视 [see] 旨酒一盛兮,余与褐之父睨之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 陟升皇之赫戏兮,忽临睨夫旧乡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。玉逸注:“睨,视也。” (5) 顾视,回视 [look around] (6) 寻视 [look for] 虑也者,以其知有求也,而不必得之,若睨。——《墨子》 (7) 窥伺 [peep at]。如:睨望(窥望) (8) 偏斜 [incline to one side;slant] 日方中方睨,物方生方死。——《庄子》



國語辭典

ㄋㄧˋ

 

斜著眼睛看。 如:「睥睨」、「睨视」。 《史记·卷一○九·李将军传》:「广佯死,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。」 宋·文天祥〈酹江月·水天空阔〉词:「睨柱吞嬴,回旗走懿,千古冲冠发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3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研計切。音詣。 《說文》袤視也。 《左傳·哀十三年》余與褐之父睨之。 《史記·藺相如傳》持璧睨柱。 《屈原·離騷》忽臨睨夫舊鄉。  又禽鳥斜視亦曰睨。 《埤雅》禽經曰:雞以嗔睨。 《王楙補禽經》鴨以怒睨。  又日斜亦曰睨。 《莊子·天下篇》日方中方睨。 《衍義》日斜如人睨目。  又人名,睨夫。見《宋史·宗室表》。  又與倪堄通。睤睨,詳睤字註。  又《集韻》吾禮切,詣上聲。義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四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研計切

衺視也。从目兒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衺視也。
左傳。余與褐之父睨之。中庸。睨而視之。
从目。兒聲。
研計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