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iǎn     
注音:ㄐㄧㄢˇ
部首:
总笔画:14

繁体字:堿,40572

统一码:U+78B1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13650

五笔86:DDGT
五笔98:DDGK

仓颉:MRIHR

规范编号:51

五行属性:土

HTML代码:&#30897

CSS代码:\78B1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alkaline, alkali, lye, sal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撇 竖 折 横 横 撇 横 竖 折 横 折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jiǎn   ㄐㄧㄢˇ

含有10个分子结晶水的碳酸纳,无色晶体,用作洗涤剂,也用来中和发面中的酸味。 化合物的一类,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电离而生成氢氧根的化合物。 被碱质侵蚀:这堵墙都~了。


alkaline, alkali, lye, salt
Bettrost, Etappe (S)​,kohlensaures Natron, Natriumcarbonat (S, Chem)​,Alkali (S)​,Base (S)
base (chimie)​,alcali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jiǎn

<名>
〈名〉 (1) (“碱”为“鹼”的俗字。礆、鹻、堿、鹹、礆为过去俗用过的杂字) (2) 盐鹵 [bittern] 鹹,北方味也。从鹵,咸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润下作鹹。——《书·洪范》 以鹹养脉。——《周礼·疡医》 在味为鹹。——《素问·阳阴应象大论》 鹹音有二:音咸者,润下之味;音减者,盐土之名。后人作鹼、作鹻,是矣。——《本草纲目》 (3) 含氢氧根的化合物的统称。今作“碱”。又专指纯碱 [alkali;soda]

词性变化


  jiǎn  

<动>

被盐碱侵蚀 [alkalify]。如:这堵墙都碱了


常见词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