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uō     
注音:ㄘㄨㄛ
部首:
总笔画:15

统一码:U+78CB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18612

五笔86:DUDA
五笔98:DUAG

仓颉:MRTQM

规范编号:53

五行属性:土

HTML代码:&#30923

CSS代码:\78CB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polish, buff; scrutiniz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撇 竖 折 横 点 撇 横 横 横 撇 横 竖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cuō   ㄘㄨㄛˉ

古代称把象牙加工成器物,引申为仔细商量:切(qiē)~。~商。


polish, buff; scrutinize
polir,corrig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cuō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石,差声。本义:①失足跌倒。见《广韵》。②把骨、角制成器物) (2) 磨治象牙。泛指磨治器物 [grind] 治象牙曰磋。——《广韵》 骨谓之切,象谓之磋,玉谓之琢,石谓之磨。——《尔雅》 切磋琢磨,乃成宝器。——《论衡·量知》 如切如磋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淇奥》 (3) 又如:磋磨(磨治器物);磋琢(磨治雕琢);磋切(摩擦) (4) 研讨。相互仔细地研究或讨论 [consult]。如:磋磨(磋商,研讨;商议);磋切(犹切磋。比喻互相研讨);磋摩(商量研究)



國語辭典

ㄘㄨㄛ

cuō 

琢磨、磨制。 《玉篇·石部》:「磋,治象也。」 民国·章太炎《新方言·释器》:「《尔雅》象谓之磋,玉谓之琢。今玉王谓攻玉为磋玉,则通名也。」 引申为相互研究、商讨。 如:「磋商」。 《管子·弟子职》:「相切相磋,各长其仪。」 《晋书·卷四一·刘寔传》:「何不旦夕切磋,使知过而自改邪?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5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10

《廣韻》七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倉何切,𠀤音蹉。磨治也。 《詩·衞風》如切如磋。 《傳》治象曰磋。通作瑳。  又《五音集韻》麄臥切,音剉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