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折 竖 点 撇 竖 横 竖 点
<动>
合葬 [bury in the same tomb]。如:祔穴(合葬的墓穴);祔葬(合葬);祔窆(合葬);祔次(合葬的序列)
ㄈㄨˋ
奉新死者的神主入庙,与先祖合祭。 《说文解字·示部》:「祔,后死者合食于先祖。」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「凡君薨,卒哭而祔。」 《明史·卷一五·孝宗本纪》:「己酉,宪宗神主祔太庙。」 子孙的棺木附葬在祖坟里。 《南史·卷五三·梁武帝诸子传·豫章王综传》:「后梁人盗其柩来奔,武帝犹以子礼祔葬陵次。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符遇切,音附。祭名。 《說文》後死者合食於先祖。 《禮·檀弓》以吉祭易喪祭,明日祔於祖父。 又合葬亦曰祔。 《禮·檀弓》周公蓋祔。 《註》謂合葬自周公以來始。 又孔子曰:衞人之祔也離之,魯人之祔也合之,善夫。 或省作付。 《周禮·春官》大祝付練祥。 《註》付當爲祔,祭先王以祔後死者。
切部: 符遇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士虞禮。卒哭。明日以其班祔。春秋左氏傳曰。凡君薨。卒哭而祔。祔而作主。特祀於主。蒸嘗禘於廟。春秋榖梁傳曰。作主壞廟有時日於練焉。士虞禮注與穀梁同。
符遇切。古音在第四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