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 点 点 横 撇 点 折 竖 竖 折 折 点
<动>
(1) 捕获鸟兽 [hunt] 之日狩,允禽。——《甲骨文合集》 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 (2) 又如:禽色(田猎与女色);禽荒(沈迷于田猎) (3) 通“擒”。捕捉 [capture;seize]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 一时收禽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 将军禽操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(4) 又如:禽囚(被擒获的俘虏);禽夷(擒灭);禽制(捉拿制伏);禽殄(擒获歼灭);禽俘(擒获);禽疾(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);禽剪(擒灭);禽虏(擒捉敌人) (5) 战胜 [defeat] 虞、 虢共守之, 晋不能禽也。——《新序》
ㄑㄧㄣˊ
鸟类的总称。 如:「家禽」、「飞禽」。 《尔雅·释鸟》:「二足而羽谓之禽。」 《文选·谢灵运·登池上楼诗》:「池塘生春草,园柳变鸣禽。」 姓。如汉代有禽坚。
ㄑㄧㄣˊ
捕捉。 《史记·卷九二·淮阴侯传》:「陛下不能将兵,而善将将,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。」 通「擒」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巨今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渠今切,𠀤音琴。 《爾雅·釋鳥》二足而羽謂之禽,四足而毛謂之獸。 《白虎通》禽,鳥獸總名,言爲人禽制也。 《孔穎達云》王用三驅失前禽,則驅走者亦曰禽。 《于越志》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,正道曰:禽卽獸也。曰:兩翼爲禽,四足爲獸,何以言。曰:禮不云乎,猩猩能言,不離禽獸。 又《韻會》鳥獸未孕曰禽。 又戰勝執獲曰禽。 《左傳·僖三十三年》外僕髠屯禽之以獻。通作擒。 又姓。 《左傳》魯大夫禽鄭。 《高士傳》禽慶。 又叶渠容切,音窮。 《易林》吉日車攻,田弋獲禽。宣王飮酒,以告嘉功。 又《字彙補》龍支切,音離。 《魏志·和洽傳》諡𥳑侯子禽。
切部: 巨今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釋鳥曰。二足而羽謂之禽。四足而毛謂之獸。許不同者、其字从厹。厹爲獸迹。鳥迹不云厹也。然則倉頡造字之本意謂四足而走者明矣。以名毛屬者名羽屬。此乃偁謂之轉移叚借。及其久也、遂爲羽屬之定名矣。爾雅自其轉移者言之。許指造字之本言之。凡經典禽字、有謂毛屬者。有謂羽屬者。有兼舉者。故白虎通曰。禽者何。鳥獸之總名。
厹以像其足迹。凶以像其首。
巨今切。七部。
此猶魚尾同燕尾、能足同鹿足之意也。
"禽" 为谜底的谜语
亲人分别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离的一半加上人,合起来是禽。
寄人篱下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篱下”别解为“篱”字的下半部分,为“离”;寄“人”予“离”即为“禽”字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