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点 点
ㄕㄨˊ
帶有黏性的穀物。 《說文解字·禾部》:「秫,稷之粘者。」 清·段玉裁·注:「秫為黏稷,而不黏者亦通呼為秫;秫而他穀之黏者,亦假借通偁之曰秫。」 宋·王炎〈豐年謠〉:「五風十雨天時好,又見西郊稻秫肥。」
《唐韻》食聿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食律切,𠀤音術。穀名。 《爾雅·釋草》衆,秫。 《疏》衆一名秫,謂黏粟也。北人用之釀酒,其莖稈似禾而麤大者是也。 《禮·月令》仲冬乃命大酋,秫稻必齊。 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𣑱羽以朱湛丹秫。 《註》丹秫,赤粟也。 又與鉥同。 《戰國策》鯷冠秫縫。 《註》秫,綦緘也。言女工之拙。卽鉥字通借。
切部: 食聿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九穀攷曰。稷、北方謂之高粱。或謂之紅梁。其粘者黃白二種。所謂秫也。秫爲黏稷。而不黏者亦通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