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ūn     
注音:ㄓㄨㄣ
部首:
总笔画:9

统一码:U+7A80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30717

五笔86:PWGN

仓颉:JCPU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土

HTML代码:&#31360

CSS代码:\7A8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o bur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折 撇 点 横 折 竖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zhūn   ㄓㄨㄣˉ

〔~穸〕墓穴;厚葬。


to bury
ernst, schw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zhūn

<常用词组>
窀穸



國語辭典

ㄓㄨㄣ

zhūn 

参见「窀穸 」条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9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4

《唐韻》陟倫切《韻會》株倫切,𠀤音屯。窀穸,下棺也。 《說文》葬之厚也。 《左傳·襄十三年》窀穸之事。 《註》窀,厚也。穸,夜也。厚夜猶長夜。一曰長埋謂之窀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徒渾切,音飩。瘞也。火見穴中也。  又《廣韻》墜頑切《集韻》除鰥切。義𠀤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七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陟倫切

葬之厚夕。从穴屯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窀穸从先君於地下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窀穸、
逗。各本刪此二字。今依全書例補。厚釋窀。夕釋穸。
葬之厚夕也。
襄十三年左傳曰。惟是春秋窀穸之事。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。杜曰。窀、厚也。穸、夜也。厚夜猶長夜。春秋謂祭祀。長夜謂葬薶。按窀淳同音。窀訓厚。
从穴。屯聲。
陟輪切。十三部。
春秋傳曰。窀穸從先君於地下。
與今左傳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