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ú     kū     
注音:ㄓㄨˊ,ㄎㄨ
部首:
总笔画:10

统一码:U+7A8B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30772

五笔86:PWBM

仓颉:JCUU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31371

CSS代码:\7A8B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折 撇 点 折 竖 竖 折 竖



國語辭典

ㄓㄨˊ

zhú 

物在穴中的样子。 《说文解字·穴部》:「窋,物在穴中貌。」


ㄓㄨˊ

zhú 

窟。 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「公子光伏甲士于窋室中,具酒而请王僚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0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5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竹律切,音絀。將出穴貌。一曰空也。  又《集韻》張滑切,音窡。物在穴中貌。 《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》綠房紫菂,窋䆛垂珠。 《註》窋,物在穴中貌。  又后稷子名不窋。  又《類篇》張刮切。穴中出貌。  又與窟同。 《吳越春秋》公子光伏甲于窋室中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七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丁滑切

物在穴中皃。从穴中出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物在穴中皃。
靈光殿賦曰。綠房紫菂。窋䆛垂珠。謂蓮房之實窋䆛然見於房外如垂珠也。上文云。反植荷蕖。故曰垂珠。
从穴。出聲。
丁滑切。十五部。后稷之子不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