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点 折 撇 点 折 横 撇 折 竖 竖 折 竖
<动>
穴居;作巢 [live in caves] 狐兔窟于殿傍。——晋· 潘岳《西征赋》 又如:窟守(穴居不出);窟岩(岩穴);窟穴(做巢;盘踞);窟宅(居住;盘踞)
ㄎㄨ
洞穴。 如:「土窟」、「窟窿」、「蛇窟」、「蟻窟」。 《玉篇·穴部》:「窟,穴也。」 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「狡兔有三窟,僅得免其死耳。」 北周·庾信〈小園賦〉:「藏貍並窟,乳鵲重巢。」 人所居住的土室。 《禮記·禮運》:「昔者先王未有宮室,冬則居營窟,夏則居橧巢。」 唐·孔穎達·正義:「謂於地上累土而為窟。」 《晉書·卷九四·隱逸傳·郭瑀傳》:「鑿石窟而居,服柏實以輕身。」 比喻人、事、物聚集、雜處的地方。 如:「匪窟」、「賭窟」、「賊窟」、「貧民窟」、「銷金窟」。 《文選·郭璞·遊仙詩七首之一》:「京華遊俠窟,山林隱遯棲。」 宋·張耒〈潘郎以予生日見過致酒出兩詩〉二首之二:「淮陽牡丹窟,盛不數伊洛。」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苦骨切,音𡼿。 《篇海》窟,室也,孔穴也。 《禮·禮運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,冬則居營窟。 《左傳·襄三十年》鄭伯有爲窟室,而夜飮酒。 《史記·專諸傳》公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。 《註》謂掘地爲室。 又山名。 《北史·鄭義傳》隱居滎陽三窟山。 《水經注》唐述山謂之唐述窟。 又西一里有時亮窟。 又月窟,月所生。 又《戰國策》蘇秦特窮巷掘門。 《註》掘卽窟,古字通。 又叶丘月切,音闕。 《謝靈運·辭祿賦》解龜紐于城邑,反褐衣于丘窟。頖人事于一朝,與世物乎長絕。 又叶區乙切,音乞。 《蘇軾·石炭詩》君知欲斫姦邪窟,楚國何曾斬無極。 《六書音義》亦作堀𡻋𢷈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