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uī     
注音:ㄎㄨㄟ
部首:
总笔画:16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ABA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30812

五笔86:PWFQ
五笔98:PWGQ

仓颉:JCQOU

HTML代码:&#31418

CSS代码:\7ABA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peep, watch, spy on, pr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折 撇 点 横 横 撇 点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kuī   ㄎㄨㄟˉ

從小孔、縫隙或隱蔽處偷看:~探。~伺。~測。~視。管~蠡測(喻見識淺陋,看不清高深的道理)。


peep, watch, spy on, pry
guetter


國語辭典

ㄎㄨㄟ

kuī 

從隱密處或孔隙中偷看。 如:「偷窺」、「以管窺天」。 《說文解字·穴部》:「窺,小視也。」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「鑽穴隙相窺。」 唐·柳宗元〈三戒·黔之驢〉:「虎見之,龐然大物也,以為神,蔽林間窺之。」 泛指見、觀看。 《呂氏春秋·審應覽·精諭》:「目視於無形,耳聽於無聲,商聞雖眾,弗能窺矣。」 《明史·卷一二八·劉基傳》:「基博通經史,於書無不窺。」 偵視、探測。 唐·李白〈關山月〉詩:「漢下白登道,胡窺青海灣。」 宋·蘇轍〈六國論〉:「秦人不敢逾韓、魏以窺齊、楚、燕、趙之國,而齊、楚、燕、趙之國,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11

《唐韻》去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缺規切,𠀤音魁。 《說文》小視也。 《廣雅》窺視也。 《論語》窺見室家之好。 《玉篇》亦作闚。 《莊子·秋水篇》用管闚天。  又《集韻》犬蘂切。同跬。半步也。 《司馬法》凡人一舉足曰跬。跬,三尺也。兩舉足曰步。步,六尺也。 《前漢·息夫躬傳》雖有武蠭精兵,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。 《註》窺,音跬,半步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七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去隓切

小視也。从穴規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小視也。从穴。規聲。
去隓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