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uǎn     cuàn     
注音:ㄎㄨㄢˇ,ㄘㄨㄢˋ
部首:
总笔画:17

统一码:U+7ABE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30982

五笔86:PWFW

仓颉:JCGFO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31422

CSS代码:\7AB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hole; hallow; empt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折 撇 点 横 竖 横 横 横 竖 撇 点 撇 折 撇 点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kuǎn

<名>
(1) (形声。从穴,款声。本义:空隙;洞穴) (2) 同本义 [hollow;hole] 批大郤,导大窾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 (3) 又如:窾木(有孔洞的树木);窾缺(空缺,指缺口);窾却(空隙);窾会(空隙。指机会) (4) 法,条款。引申为款式 [law;article;style;pattern]。如:窾理(法则与情理);窾窾(款式;法则);窾窍(法则诀窍) (5) 象声词 窾坎镗鞳者,魏庄子之歌钟也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 (6) 又如:窾坎(象声词);窾坎镗鞳(窾坎,击物声。镗鞳,钟鼓声)

词性变化


  kuǎn  

<动>

(1) 挖空;掏空;使空 [empty;hollow out;dig a hole] 窾木为匮。——《汉书·杨王孙传》 (2) 又如:窾木(当中挖空的木头)


  kuǎn  

<形>

(1) 空 [hollow;void] 见窾木浮而知为舟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山》 (2) 又如:窾言(空言,不实之言);窾枯(中空而枯槁) (3) 空乏;贫困 [empty;poor]。如:窾贫(空乏贫困)




國語辭典

ㄎㄨㄢˇ

kuǎn 

缝隙、孔穴。 《庄子·养生主》:「依乎天理,批大却,导大窾,因其固然。」 唐·成玄英·疏:「窾,空也,骨节空处。」 唐·柳宗元〈霹雳琴赞·序〉:「始枯桐生石上,说者言有蛟龙伏其窾。」


ㄎㄨㄢˇ

kuǎn 

中空。 《淮南子·说山》:「见窾木浮而知为舟,见飞蓬转而知为车。」 虚假、不实。 《史记·卷一三○·太史公自序》:「窾言不听,奸乃不生,贤不肖自分,白黑乃形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】
【午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7
部首笔画:5
部外笔画:12

《廣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苦管切《集韻》苦緩切,𠀤音款。空也。 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。 《註》窾,空也。 《莊子·達生篇》窾啓寡聞之民。  又《字彙補》枯也。 《揚子·太𤣥經》窾枯木,衝振其枝。  又《集韻》枯公切,音空。 《莊子·養生主》批大卻,導大窾。向秀讀。  又《集韻》苦禾切,音科。 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見窾木浮,而知爲舟。見飛蓬轉,而知爲車。 《註》窾,空也。  又水名。 《莊子·外物篇》踆于窾水。 《註》窾,音科。  又《類篇》取亂切。匿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