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ěng     
注音:ㄉㄥˇ
部首:
总笔画:12

统一码:U+7B49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88341

五笔86:TFFU

仓颉:HGDI

规范编号:50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31561

CSS代码:\7B49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rank, grade; wait; equal; 'etc.'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竖 横 横 竖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děng   ㄉㄥˇ

古代指顿齐竹简(书)。 数量、程度相同,或地位一般高:相~。平~。~于。~同。~值。~量齐观。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:~级。~次。~第。~而下之。 特指台阶的级。 种,类:这~事。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:我~。尔~。 表示列举未尽,或用于列举煞尾:北京、上海~地。 候,待:~候。~待。 待到:~我写完。 同“戥”。


rank, grade; wait; equal; 'etc.'
Klasse, Rang, Grad (S)​,(auf etwas oder jemanden)​ warten (V)​,gleich wie, gleichermaßen, identisch (Adv)
classe,échelon,etc.,et autres,égal,attendr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děng

<名>
(1) (会意。从竹,寺声。寺官曹之等平也,寺者,简册杂积之地,寺亦声。本义:整齐的简册) (2) 同本义 [orderly bamboo slips] 等,齐简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(3) 等级;辈分 [class;grade] 士阶三等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召类》 皆陛下故等夷。——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。索隐:“言等辈也。” 同名同食曰同等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少间》 请自贬三等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(4) 又如:优等;等例(等级差别,地位高低的差别);等子(宋代的御林军;标本,样本);等分(等级名分);等外品(质量差,不列入等级的产品);等列(等级品位);等别(等级) (5) 台阶 [flight of steps leading to the house] 出降一等。——《论语·乡党》 (6) 类型;样子 [sort;shape] 爻有等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。注:“类也” 呀,真个下雪了,有这等异事。——元·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 (7) 又如:此等人;等侪,等俦(同类) (8) 戥子 [small steelyard]。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。如:等子(戥子。小型的秤);等秤(戥子和秤)

词性变化


  děng  

<动>

(1) 等同,使一样 [equate] 以等邦国。——《周礼·大宗伯》。注:“犹齐等也。” 与无法等。——《淮南子·主术》。注:“同也。” 我行法,当等贵贱,均贫富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(2) 又如:等作(等同;当作);相等;大小不等;等头(齐头,齐等);等伦(同辈;同类的人) (3) 等待,等候 [wait] 父母年年等驾回。——范成大《州桥诗》 有个官人请说话,商议些事务,专等,专等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(4) 又如:等车(候车);等人(等候别人);等米下锅(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) (5) 推迟 [delay]。如:等几天再看 (6) 区别等次 [differentiate] 以等其功。——《周礼·司勋》。注:“犹差也。” 然后立乐等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差也。” (7) 又如:等列(分等级);等衰,等杀(等差);等务(不同的事务) (8) 衡量 [weigh]。如:等量(衡量;比较)


  děng  

<形>

程度、数量相等 [equal] 等,齐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四》 示有等威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十五年》 等赋府库者,货之流也。——《荀子·富国》


  děng  

<助>

(1)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,表示复数 [-s] 臣等不肖,请辞去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(2) 又如:我等;彼等;一干人等 (3) 列举后煞尾 [etc.] 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(4) 又如:长江、黄河、黑龙江、珠江等四大河流 (5) 表示列举未尽(可叠用) [and so on] 关羽、 张飞等不悦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 (6) 又如:购置笔、纸等


  děng  

<副>

(1) 一样,同样 [same] 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,等死,死国可乎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有法者而不用,与无法等。——《淮南子·主术》 (2) 又如:等夷(等侪。同等地位的人)




國語辭典

ㄉㄥˇ

děng 

品级、次第。 如:「上等」、「甲等」、「劣等」、「高人一等」。 种、类。 如:「何等人物」、「这等事情」。 《红楼梦·第一一五回》:「在弟是庸庸碌碌一等愚人,忝附同名。」 表类数之词:➊ ​ 表复数。如:「我等」、「尔等」、「一干人等」、「纽约、伦敦、东京等世界金融中心。」➋ ​ 表列举不尽。如 :「我每天单是孩子的事都忙昏了,其他如厨房等等的事就更不用说了。」 一种小型的秤。用来称金、银、药物等少量物品的衡器。 《警世通言·卷二二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「便取出银子,刚刚一块,讨等来一称。」 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二》:「大等秤进,小等秤出。」 俗称为「等子」、「戥子」。


ㄉㄥˇ

děng 

待、候。 如:「等车」、「等一会儿」。 《西游记·第一四回》:「你往那里去来?教我行又不敢行,动又不敢动,只管在此等你。」 相同、相齐。 如:「相等」、「等于」、「均等」、「平等」、「高低不等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6
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多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得肯切《海篇》登上聲。類也,比也,輩也。 《易·繫辭》爻有等,故曰物。 《禮·曲禮》見同等不起。  又齊也。 《左傳疏》春秋分而晝夜等,謂之日中。  又等級也。 《禮·樂記》則貴賤等矣。 《周禮·春官》以玉作六瑞,以等邦國。 《左傳·隱五年》明貴賤,辨等列。  又稱量輕重也。 《孟子》等百世之王。 《史記·夏本紀》四岳曰:等之未有賢於鯀者。  又《篇海》等𠋫,待也。  又《說文》齊𥳑也。从竹从寺。寺,官曹之等平也。  又《字彙補》發等沐樹也。 《王褒·僮約》焚槎發等。  又佛書有方等經。  又《廣韻》多改切《集韻》打亥切。齊也。  又叶補里切。 《韓愈·許國公神道𥓓銘》養安蒲坂,萬邦作等。與宰字叶。宰,獎里切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五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多肯切

齊簡也。从竹从寺。寺,官曹之等平也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

谜语

"等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竹即无言诗 (打一汉字)

  2. 土上有竹林,土下一寸金 (打一汉字)

  3. 【解释】 土上有竹林为竹字头,土下一寸金,寸在最下,中间是土,即竹+土+寸=等。


  4. 竹下一寸土 (打一字)

  5. 寺庙顶上竹林生 (打一汉字)

  6. 【解释】 竹+寺=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