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ián     
注音:ㄑㄧㄢˊ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7B9D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88574

五笔86:TRAF
五笔98:TRFF

仓颉:HQTM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31645

CSS代码:\7B9D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weezers, pliers, tongs, pincer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竖 横 横 竖 竖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qián   ㄑㄧㄢˊ

同“钳”。


tweezers, pliers, tongs, pincers
befestigen, halten ,kleine Zange, Zange (S)​,Kneifzange (S)
pince


國語辭典

ㄑㄧㄢˊ

qián 

夹东西的用具。 如:「箝子」、「火箝」、「老虎箝」。


ㄑㄧㄢˊ

qián 

夹住。 如:「箝出烧红的煤炭。」 闭口。 如:「箝口」、「箝语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8

《廣韻》巨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其淹切《正韻》其廉切,𠀤音鉗。鎖項也。 《說文》籋也。 《前漢·異姓諸侯王表》墮城削刃,箝語燒書。 《集韻》或作𥮠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五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巨淹切

籋也。从竹拑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籋也。
拑、脅持也。以竹脅持之曰箝。以鐵有所劫束曰鉗。書史多通用。
从竹。拑聲。
巨淹切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