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gōu     
注音:ㄍㄡ
部首:
总笔画:16

统一码:U+7BDD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88447

五笔86:TFJF
五笔98:TAMF

仓颉:HTTB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31709

CSS代码:\7BDD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bamboo basket; bamboo fram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横 竖 竖 横 竖 折 竖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gōu   ㄍㄡˉ

竹笼:~火。~灯。


bamboo basket; bamboo frame
Bambuskäfig, Bambuskorb (S)​,etw. verdecken, überdecken, überstülpen (V)
attelle en bambou pour faire sécher les habits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gōu

<名>
(1) (形声。从竹,冓( gōu )声。本义:竹笼) 同本义 [bamboo cage] 篝,笿也,可熏衣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方言注:“今熏笼也。” 夜篝火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(2) 上大下小而长,可以盛物的竹笼。如:篝石(以竹笼盛石块);篝灯呵冻(置灯于笼中,并以口气嘘物取暖。喻写作之勤奋);篝车(指水车);篝篓(竹筐) (3) 指熏笼。如:篝衣(把衣服放在熏笼上烘干或烘暖)



國語辭典

ㄍㄡ

gōu 

盛器物的竹笼。 《史记·卷一二六·滑稽传·淳于髡传》:「瓯窭满篝,污邪满车,五谷蕃熟,穰穰满家。」


ㄍㄡ

gōu 

罩住。 《史记·卷四八·陈涉世家》:「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 曰:『大楚兴,陈胜王。』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10

《廣韻》古侯切。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侯切,𠀤音鉤。 《說文》笿也,可薰衣。 《揚子·方言》篝,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。 《郭註》今薰籠也。 《廣雅》篝,籠也。 《史記註》篝火,以籠覆火也。  又負物籠。 《類篇》上大下小而長,謂之篝笭。 《史記·滑稽傳》淳于髠曰:道傍禳田者,操一豚蹄,酒一盂,而祝曰:甌簍滿篝。  又《類篇》居𠋫切《正韻》古𠋫切,𠀤音𥵡。竹器也。 《正韻》亦作𥵡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五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古侯切

笿也。可熏衣。从竹冓聲。宋楚謂竹篝牆以居也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笿也。可熏衣。
按也字衍文。當云笿可熏衣者。廣韵曰。熏籠。
从竹。冓聲。
古矦切。四部。
宋楚謂竹篝牆居也。
各本牆居之閒誤衍以字。方言曰。篝、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。廣雅。篝、籠也。薰篝謂之牆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