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bì     
注音:ㄅㄧˋ
部首:
总笔画:17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BF3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88504

五笔86:TJAF
五笔98:TJAG

仓颉:HWTJ

HTML代码:&#31731

CSS代码:\7BF3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wicker, bamboo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横 点 撇 横 点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竖



國語辭典

ㄅㄧˋ

 

本指以荊條編成的籬笆、門扉或其他遮擋物。後泛指以荊條或竹子編成的器物。 如:「篳門」。 參見「篳篥 」條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7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11

《廣韻》𤰞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壁吉切,𠀤音畢。 《說文》籓落也。 《禮·儒行》篳門圭窬。 《註》篳門,荆竹織門也。  又柴車。 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篳路藍縷,以啓山林。 《註》篳路,柴車。  又《集韻》必至切,音畀。義同。 《集韻》通作蓽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五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卑吉切

藩落也。从竹畢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篳門圭窬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藩落也。
藩落猶俗云籬落也。篳之言蔽也。
从竹。畢聲。
卑吉切。十二部。
春秋傳曰。篳門圭窬。
見襄十年左傳。杜曰。篳門、柴門。廣韵曰。織荆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