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折 撇 折 横 折 撇 折 竖 折 横 横
<动>
(1) 插戴在头上 [wear in one’s hair] 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 河立待良久。——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 乃簪一花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(2) 又如:簪朵(犹簪花,戴花);簪挂(簪花挂彩);簪星曳月(形容佩带光彩耀眼);簪冠(插簪于冠);簪花(戴花);簪菊(古人习俗,于重阳节插戴菊花以避邪延年) (3) 连缀 [stitch meet] 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 (4) 又如:簪合(折簪重合。指女子丧夫后再遇意中人而结为夫妇);簪蒿席草(以蒿作簪,以草为席。形容生活艰苦)
ㄗㄢ
古人用来绾发或固定头冠的头饰。 如:「头簪」。 《史记·卷四九·外戚世家》:「夫人脱簪珥叩头。」 唐·杜甫〈春望〉诗:「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」 也称为「簪子 」。
ㄗㄢ
插、戴。 唐·李峤〈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〉诗:「并辑蛟龙书,同簪凤皇笔。」 宋·苏轼〈答陈述古〉诗二首之一:「城西亦有红千叶,人老簪花却自羞。」 连缀。 《仪礼·士丧礼》:「以爵弁服,簪裳于衣左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簪,连也。」
ㄗㄣ
(一)之又音。
《廣韻》側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緇岑切《正韻》緇深切,𠀤音㻸。首筓也。 《釋名》簪,兓也,連冠于髮也。 又𣏽也,因形名之也。 又《廣韻》作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祖含切,𠀤音鐕。義同。 又疾也。 《易·豫卦》由豫,大有得,勿疑,朋盍簪。 《疏》簪,疾也。以信待之,則羣朋合聚,而疾來也。 又《前漢·百官表》爵一級曰公士,二上造,三簪嫋裊。 《註》師古曰:以組帶馬曰裊。簪裊者,言飾此馬也。 又《集韻》子感切,音昝。《易》朋盍簪。王肅讀。 又徂官切。《易》朋盍簪。李鼎祚曰:簪舊讀作攢。 《集韻》或作𥸢、篸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