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óu     
注音:ㄔㄡˊ
部首:
总笔画:20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C4C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88641

五笔86:TFNF

仓颉:HGNI

HTML代码:&#31820

CSS代码:\7C4C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chip, tally, token; raise mone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竖 横 折 横 竖 横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chóu   ㄔㄡˊ

計數的用具,多用竹子製成:~策(➊古代計算用具,以木製成的小棍或小片;➋計策)。~算。~碼。略勝一~。竹~。酒~。 謀劃:~款。~備。~措。~劃。~集。~建。運~。統~。一~莫展。


chip, tally, token; raise money
vorbereiten (V)​,planen
préparer,combiner,projeter


國語辭典

ㄔㄡˊ

chóu 

計算、謀劃。 如:《史記·卷五五·留侯世家》:「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。」 《後漢書·卷六五·皇甫規傳》:「豫籌其事,有誤中之言。」


ㄔㄡˊ

chóu 

計數的器具。 《漢書·卷二七·五行志下之上》:「籌,所以紀數。」 《資治通鑑·卷一九七·唐紀十三·太宗貞觀十九年》:「文本夙夜勤力,躬自料配,籌、筆不去手。」 元·胡三省·注:「籌,所以計算。」 計策、計謀。 《晉書·卷一·宣帝紀》:「昔箕子陳謀,以食為首。今天下不耕者蓋二十餘萬,非經國遠籌也。」 唐·元稹〈陽城驛〉詩:「希夷惇薄俗,密勿獻良籌。」 量詞。古代計算人數的單位。 如:「六籌好漢」。 《警世通言·卷二二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》:「當時聚起十六籌後生,準備八副繩索扛棒,隨宋金往土地 廟來。」 通「條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20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14

《廣韻》直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陳留切《正韻》除留切,𠀤音儔。籌算也。 《儀禮·鄕射禮》箭籌八十。 《註》籌,算也。  又壷矢。 《禮·投壷》籌,室中五扶,堂上七扶,庭中九扶。 《註》籌,矢也。  又籌策。 《史記·高祖紀》運籌帷幄之中。  又《集韻》徒刀切,音陶。 《揚子·方言》戴也。  又叶音除。 《蔡洪·圍棊賦》攄妙思,奮元籌。飾服色,玩騂駒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五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直由切

壺矢也。从竹壽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壷矢也。
禮記投壷篇曰。籌、室中五扶。堂上七扶。庭中九扶。注曰。籌、矢也。按引伸爲泛偁。又謂計筭爲籌度。
从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