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ù     zhōu     
注音:ㄓㄡ,ㄩˋ
部首:
总笔画:12

统一码:U+7CA5

字形分析:左中右结构

四角:17227

五笔86:XOXN

仓颉:NFDN

规范编号:50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31909

CSS代码:\7CA5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rice gruel, conge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横 折 点 撇 横 竖 撇 点 折 横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zhōu   ㄓㄡˉ

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:小米~。 像粥的东西:泥~。乱成一锅~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  ㄩˋ

古同“育”,生养。 古同“鬻”,卖。

rice gruel, congee
Reisbrei, Reis-Congee (S, Ess)
bouillie de riz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动>
(1) 同“鬻”。卖 [sell] 则使其贾粥之。——《周礼·巫马》 不粥祭器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下》 田里不粥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 (2) 又 戎器不粥于市。 (3) 又如:粥画(卖画的) (4) 养育 [bring up] 初俊羔助厥母粥。俊也者大也,粥也者养也。——《大戴礼记》 (5) 嫁出 [marry off] 请粥庶弟之母。——《礼记》。郑玄注:“粥,谓嫁之也。” (6) 另见 zhōu

词性变化


  zhōu  

<形>

(1) 柔弱的样子 [delicate]。如:粥粥(柔弱无能的样子。又指鸡相呼声) (2) 另见 yù


常见词组




基本词义


zhōu

<名>

(1) (形声。字本作“鬻”。从鬻(古文“鬲”字),米声。鬲,古烹饪器。本义:稀饭) 同本义 [gruel;porridge;congee] 粥,驙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驙粥之食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。疏:“厚曰驙,稀曰粥。” 崇为客作豆粥。——《晋书·石崇传》 恃粥耳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 粥以糊口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(2) 又如:粥饭僧(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);粥鼓(谓僧寺集众食粥时击鼓);弱饧(甜粥)



國語辭典

ㄓㄡ

​zhōu 

稀饭。 如:「小米粥」、「广东粥」、「牛肉粥」。


ㄩˋ

 

卖。 《礼记·曲礼下》:「君子虽贫,不粥祭器。」 《孔子家语·卷七·刑政》:「果实不时不粥于市,五木不中伐不粥于市。」 同「鬻 」。 养。 《周礼·秋官·修闾氏》:「掌比国中宿互柝者,与其国粥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粥,养也。」 嫁出。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「请粥庶弟之母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粥,谓嫁之也。」


ㄓㄨˋ

​zhù 

(一)​之读音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6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之六切,音祝。糜也。 《釋名》粥濯于糜,粥粥然也。 《禮·月令》仲秋行糜粥飮食。 《風土記》天正日南,黃鐘踐長,是日始牙動,爲饘粥以養幼。 《南越志》盧陵城中有井,半靑半黃,黃者甜滑,宜作粥,色如金,似灰汁,甚芬馨。  又豆粥。 《後漢·馮異傳》光武至饒陽蕪蔞亭,異上豆粥。 《晉書·石崇傳》崇爲客作豆粥,咄嗟便辦。  又茗粥。 《茶錄》吳人采茶煑之,名茗粥。  又楡粥。 《唐書·陽城傳》隱中條山,歲饑,屑楡爲粥。  又天有粥㕑。 《天文集要》玉井主粥㕑。  又凉州以粥爲羅闍。 《異物志》高昌僻土,有異于華,寒服冷水,暑啜羅闍。  又《說文》本作鬻。今俗作粥。 《前漢·文帝紀》吏廩當受鬻者,或以陳粟。 《註》鬻與粥同。師古曰:黃帝始烹穀爲粥,周謂之饘,宋、衞謂之餰。  又姓。鬻熊,周文王時人,省作粥。楚有粥權,卽熊後。  又粥粥,𤰞謙貌。 《禮·儒行》粥粥若無能也。 《疏》粥粥,柔弱專愚之貌。 《註》亦作羊六反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余六切,音育。 《前漢·禮樂志》粥粥音送。 《註》粥粥,敬懼貌。師古曰:粥,弋六反。  又北狄名。 《史記·五帝紀》黃帝北遂葷粥。 《註》粥,音育。  又賣也。 《禮·王制》田里不粥。 《荀子·儒效篇》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。  又《韻會小補》靡爲切。䭈也。通作靡。  又叶職律切,音𠭴。 《蘇轍·鍾山詩》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掃盡人閒迹。客到惟燒柏子香,晨饑坐視山前粥。



谜语

"粥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三尺强弩左右开 (打一字)

  2. 小小弓儿面对面,中间小米乐如仙 (打一字)

  3. 弓箭之中夹稻谷 (打一汉字)

  4. 【解释】 稻谷=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