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uì     
注音:ㄘㄨㄟˋ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7DB7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0948

五笔86:XYWF

仓颉:VFYOJ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32183

CSS代码:\7DB7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折 点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点 撇 点 横 竖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cuì

<名>
(1) 五彩杂合的丝织品 [silk fabrics with five colors] 綷云盖如。——《大人赋》 孔雀綷羽以翱翔。——左思《吴都赋》 (2) 又如:綷疏(五彩的刻画雕饰) (3) 象声词。衣服摩擦声。如:綷蔡(衣服摩擦声);綷粲

词性变化


  cuì  

<动>

聚集,成为群中的一员 [group together] 綷云盖而树华旗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




國語辭典

ㄘㄨㄟˋ

cuì 

混合、混杂。 《史记·卷一一七·司马相如传》:「屯余军其万乘兮,綷云盖而树华旗。」 《文选·何晏·景福殿赋》:「缀以万年,綷以紫榛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8

《廣韻》子對切《集韻》祖對切,𠀤音晬。會五綵也。亦作蜶。 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綷雲蓋而樹華旗。 《註》綷,蓋有五綵也。 《漢書註》師古曰:綷,合也。  又《集韻》穌回切,音𤗯。取內切,音倅。義𠀤同。  又《集韻》七醉切,音翠。 《韻會》取猥切,音漼。 《類篇》綷䌨,紈素聲。  又《集韻》卽聿切,音卒。 《玉篇》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