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gǎo     
注音:ㄍㄠˇ
部首:
总笔画:16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E1E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0927

五笔86:XYMK

仓颉:VFYRB

HTML代码:&#32286

CSS代码:\7E1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white raw silk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折 点 点 点 点 点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竖 折 横



國語辭典

ㄍㄠˇ

gǎo 

白色的絲織品。 漢·鼂錯〈論貴粟疏〉:「乘堅策肥,屐絲曳縞。」


ㄍㄠˇ

gǎo 

白色的。 如:「縞素」。 《詩經·鄭風·出其東門》:「縞衣綦巾,聊樂我員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10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古考切,音杲。 《說文》鮮色也。 《博雅》練也。 《小爾雅》繒之精者曰縞。 《書·禹貢》闕篚𤣥纖縞。 《傳》縞,白繒。 《詩·鄭風》縞衣綦巾。 《傳》縞衣,白色男服。 《禮·檀弓》祥而縞。 《疏》縞,謂縞冠。  又《玉藻》縞冠素紕,旣祥之冠也。 《疏》縞是生絹又。 《王制》殷人哻而祭,縞衣而養老。 《註》殷尚白,而縞衣裳。 《戰國策》强弩之末,不能穿魯縞。 《前漢·地理志註》縞,鮮支也,卽今所謂素者也。  又《廣韻》古到切《集韻》居號切,𠀤音誥。義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古老切

鮮色也。从糸高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