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iǎng     
注音:ㄑㄧㄤˇ
部首:
总笔画:18

统一码:U+7E48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3936

五笔86:XXCJ

仓颉:VFNII

HTML代码:&#32328

CSS代码:\7E4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tring of copper coins; swaddling clothe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折 点 点 点 点 折 横 折 折 点 竖 折 横 竖 横 点



國語辭典

ㄑㄧㄤˇ

qiǎng 

古代串钱的绳索,泛指钱币。 《玉篇·系部》:「𫄶,钱贯也。」 《管子·国蓄》:「岁适凶,则市籴釜十𫄶。」 《汉书·卷二四·食货志下》:「千室之邑必有千钟之臧,臧𫄶百万。」 绳索。 《汉书·卷五八·儿宽传》:「大家牛车,小车担负,输租𫄶属不绝。」 唐·颜师古·注:「𫄶,索也。」 背婴儿的布巾。 《墨子·明鬼下》:「鲍幼弱,在荷𫄶之中。」 通「襁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8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12

《唐韻》居兩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舉兩切《正韻》居仰切,𠀤音繈。 《說文》捔類也。  又《玉篇》錢貫也。 《前漢·食貨志》臧繈千萬。 《廣韻》俗作鏹。  又《集韻》與襁同。 《史記·衞將軍傳》靑子在繈褓中。 《註》繈長尺二寸,闊八寸,以約小兒于背也。  又《廣韻》繈絲有纇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居兩切

觕纇也。从糸强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