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iāo     sāo     
注音:ㄑㄧㄠ,ㄙㄠ
部首:
总笔画:19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E70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6994

五笔86:XKKS

仓颉:VFRRD

HTML代码:&#32368

CSS代码:\7E7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o reel silk from cocoon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折 点 点 点 点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撇 点



國語辭典

ㄗㄠˇ

zǎo 

有文采的丝织品。 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·卷一四》:「余在扬州江鲁佩家,见桓圭,长七寸,葵首垂缲,质粹沁红,真三代物也。」


ㄙㄠ

sāo 

煮茧抽丝。 唐·李白〈赠清漳明姪聿〉诗:「缲丝鸣机杼,百里声相闻。」 通「缫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9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13

《集韻》子皓切,音早。 《說文》帛如紺色。 《博雅》繰謂之縑。  又《集韻》千遙切,音鍫。  又七小切,音悄。義𠀤同。  又《集韻》蘇遭切,音騷。 《玉篇》同繅。詳繅字註。 《廣韻》俗又作縿,非。縿本音衫。繅字原从臼作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親小切

帛如紺色。或曰:深繒。从糸喿聲。讀若喿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帛如紺色。
如绀色者、如绀而別於绀也。廣雅系諸靑類。葢比绀色之靑更深矣。禮記用爲澡治字。他書用爲繅絲字。
或曰深繒。
深繒疑有譌舛。繒不得言深也。
从糸。喿聲。讀若喿。
親小切。二部。按廣雅音早。廣韵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