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ì     
注音:ㄐㄧˋ
部首:
总笔画:20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E7C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2913

五笔86:XXXN

仓颉:VFVVI

HTML代码:&#32380

CSS代码:\7E7C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continue, maintain, carry on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折 点 点 点 点 折 折 点 折 折 点 横 折 折 点 折 折 点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ㄐㄧˋ

继续;延续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繼,續也。”《廣韻•霽韻》:“繼,紹繼。俗作繼。” 继承。《禮記•中庸》:“夫孝者,善繼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” 继承者。《楚辭•天問》:“閔妃匹合,厥身是繼。” 随后;接着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下》:“繼而有師命,不可以請。久於齊,非我志也。” 接济;增益。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君子周急不繼富。” 系结。《爾雅•釋詁上》:“係,繼也。”


continue, maintain, carry on
anhalten, andauern ,folglich, mithin ,fortsetzen ,gelingen, Erfolg haben ,beerben, erben (V)​,Ji (Eig, Fam)​,dann, danach
continuer,poursuivre,après,puis


國語辭典

ㄐㄧˋ

 

接續、接連。 如:「繼續」、「前仆後繼」。 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「攻之不克,圍之不繼,吾其還也。」 宋·王禹偁〈對雪〉詩:「月俸雖無餘,晨炊且相繼。」 承續。 如:「繼承」、「繼位」、「父死子繼」。 《禮記·中庸》:「夫孝者,善繼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」


ㄐㄧˋ

 

後續的。 如:「繼室」、「繼父」、「繼母」。


ㄐㄧˋ

 

隨後、跟著。 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「繼而有師命。」 宋·陸游〈暴雨〉詩:「明日暴雨來,繼以雷大震。」


ㄐㄧˋ

 

姓。如宋代有繼賢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20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14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古詣切,音計。 《說文》續也。 《玉篇》紹繼也。 《易·繫辭》繼之者,善也。 《中庸》善繼人之志。 《孟子》爲可繼也。 《五經文字》繼从㡭,反𢇍爲㡭。俗作継,非。  又《集韻》吉棄切,音繫。縛也。 《後漢·李固傳》羣下繼望。 《註》劉攽曰:繼是繼續之義,不可施於此。蓋本是繫字,繫綴天下之望也。○按繼又音繫,訓縛,卽繫之義。劉欲改繼爲繫,非是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古詣切

續也。从糸、㡭。一曰反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續也。
虞翻注易曰。繼、統也。
从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