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uàng     
注音:ㄎㄨㄤˋ
部首:
总笔画:21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7E8A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0986

五笔86:XYAW
五笔98:XOAW

仓颉:VFITC

HTML代码:&#32394

CSS代码:\7E8A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cotton; silk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折 点 点 点 点 点 横 撇 横 竖 竖 横 竖 折 横 竖 横 撇 点



國語辭典

ㄎㄨㄤˋ

kuàng 

棉絮。 《小爾雅·廣服》:「纊,綿也。絮之細者曰纊。」 《南史·卷七三·孝義傳上·庾道愍傳》:「冬日不衣綿纊,夏日不解衰絰。」 宋·陸游〈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作〉詩:「誰言鐵衣冷徹骨,感義懷恩如挾纊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未集】
【未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21
部首笔画:6
部外笔画:15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苦謗切,音曠。 《說文》絮也。或从光作絖。 《玉篇》綿也。 《書·禹貢》厥篚纖纊。 《傳》纊,細綿。 《儀禮·旣夕》屬纊。 《註》纊,新絮。 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三軍之士,皆如挾纊。 《註》綿也。  又《集韻》古曠切,光去聲。義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三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苦謗切

絮也。从糸廣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皆如挾纊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絮也。
玉藻。纊爲繭。注曰。纊、今之新緜也。按鄭釋纊爲新緜者、以别於縕之爲新緜及舊絮也。許則謂纊爲絲絮。不分新故。謂縕爲麻紼。與鄭絕異。
从糸。廣聲。
苦謗切。十部。
春秋傳曰。皆如挾纊。
春秋宣十二年左傳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