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 折 竖 竖 横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
<动>
(1) 归罪于 [lay the blame on] 禹、 汤罪己,其兴也悖焉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一年》 朕若罪宗宪,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?——明· 孙高亮《于谦全传》 又如:不罪(不怪罪;不归罪于);罪己(把罪咎归于自己);罪谴(罪责);罪坐(归罪;连坐) (2) 惩罚;治罪 [punish;declare guilty] 有过不罪,无功受赏,虽亡不变亦可乎?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乃劝种麦,无或失时,行罪无疑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。高诱注:“罪,罚也。” 宗宪无以罪。——《明史》 又如:罪人不孥(治罪止于本人,不累及妻和子女);罪法(罪罚);罪辱(处罚折辱);罪律(治罪的律条)
ㄗㄨㄟˋ
過失。 如:「將功贖罪」、「戴罪立功」。 《史記·卷七·項羽本紀》:「此天之亡我,非戰之罪也。」 犯法的行為。 如:「犯罪」、「伏首認罪」。 《易經·解卦·象曰》:「雷雨作解,君子以赦過宥罪。」 苦痛、苦難。 如:「活受罪」、「受不了這個罪!」 刑罰。 如:「死罪可免,活罪難逃。」 《史記·卷八·高祖本紀》:「殺人者死,傷人及盜抵罪!」
ㄗㄨㄟˋ
歸咎、責備。 如:「歸罪」、「怪罪」。 《左傳·莊公十一年》:「禹、湯罪己,其興也悖焉;桀、紂罪人,其亡也忽焉。」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「罪我者,其惟春秋乎!」
《廣韻》徂賄切《集韻》粗賄切,𠀤音㠑。 《說文》捕魚竹罔。 《易·解卦》君子以赦過宥罪。 《書·大禹謨》罪疑惟輕。
切部: 徂賄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竹字葢衍。小徐無竹网二字。
聲字舊缺。今補。本形聲之字。始皇改爲會意字也。徂賄切。十五部。
文字音義云。始皇以辠字似皇。乃改爲罪。按經典多出秦後。故皆作罪。罪之本義少見於竹帛。小雅。畏此罪?。大雅。天降罪?。亦辠?也。
"罪" 为谜底的谜语
不是四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“不是”是“非”,加上四,合起来是罪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