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 折 竖 竖 横 横 竖 竖 折 横 横 横 横
<名>
(1)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[post] 五十里而一置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势》 德之流行,速于置郵而传命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 (2) 驿车;驿马 [post-chaise;post-horse] 十里一置飞尘灰,五里一堠兵马催。——苏轼《荔枝叹》 (3) 又如:置邮(用马车传递文书信息。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)
ㄓˋ
释放、赦免。 《国语·郑语》:「褒人褒姁有狱,而以为入于王,王遂置之。」 《史记·卷一○六·吴王濞传》:「击反虏者,深入多杀为功,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,无有所置。」 废弃。 《晏子春秋·内篇·谏上》:「夫以贱匹贵,国之害也;置大立少,乱之本也。」 《国语·周语中》:「今以小忿弃之,是以小怨置大德也,无乃不可乎!」 安放。 如:「本末倒置」。 《书经·说命上》:「爰立作柤,王置诸其左右。」 建立、设立。 《墨子·明鬼下》:「三代之圣王,其始建国营都,日必择国之正坛,置以为宗庙。」 《史记·卷五·秦本纪》:「又攻楚汉中,取地六百里,置汉中郡。」 购买、添加。 如:「置产」。
ㄓˋ
驿车、驿站。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「德之流行,速于置邮而传命。」 宋·苏轼〈荔枝叹〉:「十里一置飞尘灰,五里一堠兵火催。」
《廣韻》陟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竹吏切《正韻》知意切,𠀤音智。 《說文》赦也。 《註》徐鍇曰:从直,與罷同意。置之則去之也。 又《玉篇》立也。 《廣韻》設也。 《書·說命》王置諸其左右。 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三曰廢置,以馭其吏。 《註》退其不能者,舉賢而置之祿。 《前漢·周勃傳》不知置辭。 《註》師古曰:置,立也。 又《玉篇》安置也。 又《廣雅》郵置,關驛也。 《前漢·曹參傳》取狐父祁善置。 《註》師古曰:置,若今之驛也。 又《集韻》直吏切,音㯰。樹也。周禮,凡試廬事,置而搖之。
切部: 陟吏切
"置" 为谜底的谜语
目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就是置字上面的部分,直起来,就是目。
东南西北无弯路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置因为是四面都直,扣“四直”,组合成谜底置字。
转眼已到植树节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